喜欢烟台这样有海、有阳光、有老屋子的小城市。一个山海之间的城市,是适合人栖身的地方,空气新鲜,洁净如洗,弥漫着音乐和海鲜的味道。
已被辟为烟台京剧艺术馆的东海关副税务司住宅旧址,旁边的英国领事馆附属楼旧址现在是烟台地方志史料陈列馆,日本领事馆旧址已成烟台钟表博物馆。最让我心动的要属丹麦领事馆旧址了,一幢北欧建筑风格的二层小楼面海而建,虎皮石外墙、斑驳的门窗,都透出原始自然的气味,宽敞的庭院里有安徒生童话中鱼丽人的雕塑。坐在树叶掩映的长椅上,面临碧蓝的大海,模糊间仿佛回到百年前的某个下战书……
烟台山不仅连接着一片老屋子,也叠加着一段沧桑岁月。自从1861年烟台开埠以来,先后有40多家外国洋行在烟台经商,有不少外国领事馆和洋行、商号,在烟台山上下建起了风格各异的洋房。岁月的流逝并没有将这些老屋子沉没,沿路就可以看到英国西葛洋行旧址、美孚洋行旧址、克利顿饭店旧址、崇正中学旧址等老建筑,沧海桑田,这些坚强的石头屋子依然静默独立。
来烟台原本是看海的,所以一到烟台便直接奔向东口小渔村去看渔船落日。直到第二天早晨,我在烟台山脚下发现了那一片百年沧桑的建筑。让我打动的是,那些老屋子还处在完全天然的状态,没有包装润饰,也没有上海多伦路那样的造作,有的开了饭馆,有的开着商店,有的则完全属私家据有,静闭着斑驳的大门……我就这样迷失在烟台山脚下的老巷子和老屋中。